这是大学的第二部短片。
概况:
时长:2’27”
拍摄时间:4个晚上
担任:摄影
设备:A7M3
本片全部为夜景,演员的表演全部在车内完成,这的确是一种没有尝试过的摄法。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多问题。
- 车外拍摄部分
车外拍摄部分主要都在一个场景中完成的。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穿帮的问题。这些镜头虽然是在静态场景中拍摄完成,但在剧本中这些内容实际上应该是发生在行车过程之中,我们需要巧妙地避开各种可能导致穿帮的点。
- 窗户。
车窗是透明的,一旦画框涵盖了车窗,势必会造成窗外景物的穿帮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采用了黑色色纸遮挡住所有可能透光的车窗。得益于时间是晚上,窗外一片漆黑并不会造成太大违和感。另外,由于窗外有黑色色纸,为了防止车内的光在车窗玻璃上产生眩光,我们把车窗玻璃降了下来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做法并非所有的镜头都适用,仍需依据实际情况而定。例如,在一个镜头中我们需要拍摄车窗玻璃升起的特写,因此上述做法就不可行了,我们只能通过临时调整车辆的位置,尽量营造出一个与剧本中车的实际位置相同的景象,尽快拍摄。
- 光。
打光中的反光问题是一个非常一言难尽的问题。总的来说反光问题通常出现在如下几点:
a)从车外拍摄正面前排时前挡风玻璃的反光;
b)主演眼镜上的光源反光;
c)各种玻璃面(车窗)对光源及设备的反光;
d)车顶、中控台等各种光滑、粗糙面造成的漫反射。
这些反光主要是由于车内空间狭小,布置光源位置少等原因造成,另外,黑暗的场景也导致光线只要有一点泄漏,就容易反映到整个场景中。如何在打亮特定部位的同时,维持另一特定部位相对的黑暗,成为打光时最大的困难。
为了解决挡风玻璃的反光问题,我们确保光线的方向由始至终都没有向着摄影机方向;我们为演员准备了不带镜片的眼镜以解决眼镜上的反光问题等等,所幸大部分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。
接下来,我们需要一些风格化的打光,整体上使用了偏蓝、偏绿的两种基调,由于我们只有两个灯棒,我们必须比较清晰地记住蓝绿两种底光具体的色调,以便两种光的来回切换,否则在后期剪辑时会是一场灾难。
- 车内拍摄部分
在车内拍摄时首先遇到的问题便是空间狭小,机位难以布置这个大问题。同时,我们的拍摄工作有一部分是在行车过程中进行的,加上一些较为激烈的动作(急刹车、急加速等),行车安全问题也是一大挑战。
最终,我们采用了各种各样奇怪的姿势,在保证“车动即系好安全带”的底线上完成了所有镜头的拍摄。
- 摄影技术
这实际上是我第一次明确地以摄影的职位参与到短片创作中来,之前对索尼机器接触不多,造成前期花费一定时间来熟悉机器。这是以后可以提前完成的工作,不必等到片场再做。与导演的沟通也是本次创作中的一大问题,由于对镜头的沟通还不够到位,许多镜头没有办法第一时间理解,需要现场反复演示。
技术上来说,在某些情况下机器的ISO没有被设置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,这直接造成了噪点过多,给后期带来了一定麻烦。以后应该需要充分了解机器的特性,并运用测光设备,准确地调整曝光参数。当然,收获也是有很多的,我对镜头的把控能力在这个片子的摄制过程中得到了提升,也积累了很多关于夜戏拍摄时的用光技巧。
以上,是本次摄影的摄影报告。
另外,冬、夜、外,死亡三步走。